广州工伤赔偿纠纷案:法院详析工伤保险待遇
作者:超级管理员时间:2025-02-20 16:47:46
引言
在广州,工伤赔偿纠纷时有发生,明确工伤保险待遇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近期,广州增城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工伤赔偿纠纷案,对工伤保险待遇的认定和支付进行了详细阐释。
案情回顾
卢某于2022年7月21日入职某信工业制品有限公司,担任维修工和模具工。2022年9月12日,卢某在车间安装模具时,右手不慎被模具砸伤。经广州市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此次事故伤害为工伤。广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卢某劳动功能障碍等级为拾级,停工留薪期为2022年9月12日至2022年11月12日。卢某据此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伤赔偿等费用。仲裁委裁决支持了卢某的大部分请求。某信公司不服,提起诉讼。
具体数字方面,卢某发生工伤前的月平均工资为7352.35元,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为14704.7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50500.8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7214.4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28857.6元,劳动能力鉴定费为390元。
争议焦点与法院判决
争议焦点:某信公司主张广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符合相关标准,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故无需支付各项工伤赔偿费用。
双方抗辩:
- 某信公司:认为鉴定结论错误,据此作出的仲裁裁决也是错误的,公司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 卢某:仲裁裁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广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再次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结论一致,均为拾级伤残。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判决某信公司支付卢某停工留薪期工资14704.7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0500.8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7214.4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8857.6元及劳动能力鉴定费390元,驳回某信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律分析
本案的关键在于工伤认定和赔偿标准的适用。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责任。
律师提醒
肯定之处:卢某在受伤后及时进行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并依法申请了仲裁和诉讼,有效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足之处及正确做法:
- 某信公司未为卢某缴纳社会保险,这是导致纠纷的根源。用人单位应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避免工伤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 某信公司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但未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用人单位在质疑鉴定结论时,应收集并提交有力的反驳证据。
- 在处理工伤赔偿纠纷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保持沟通,尽量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
作为广州律师,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制度,应依法参保并了解相关待遇标准。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及时进行认定和鉴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广州律师周孚泉,中国法学会会员、建造师、曾华为任职多年,法律功底深厚,互联网以及社会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强。擅长劳动工伤、互联网纠纷、合同纠纷、企业合规、民间借贷、婚姻家事、交通事故、建工等民商事以及刑事领域,咨询法律问题,请拨打电话18702021010(微信同号)。